【摘要】2022年广州市质量管理小组/质量信得过班组成果发表会于2022年7月初在广州举行,南沙三期派出冯建浩创新工作室“攻坚QC小组”和“开拓进取QC小组”2个QC小组参加,分别对《降低场桥移动供电系统的机械损坏次数》《降低轨道吊吊具故障率》2个课题,进行了现场解说和操作演示,通过对课题的精彩展示,得到现场评委的一致好评,2个小组课题分别荣获广州市质量管理小组/质量信得过班组成果发表一等奖、二等奖的佳绩。(南沙港集装箱公共查询)
Part 1:《降低场桥移动供电系统的机械损坏次数》
场桥具有作业效率高、范围广、视野好和机动性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集装箱码头堆场装卸作业,移动供电系统作为场桥的电力能源供应系统,因其控制系统和作业环境较为复杂,移动供电装置故障率占场桥总故障比例一直居高不下,据统计,南沙三期60台场桥2018-2020年共发生移动供电系统机械损坏88次,其中因移动供电系统自身故障导致69次,占总损坏次数的78.4%,因故障引起的机械损坏维修费用高昂,严重影响整个码头堆场的装卸作业计划和作业效率。
实施对策
NO.1:更改移动供电系统碳刷连接的结构,强化连接的稳定性。
NO.2:增加气动系统保护器,降低因移动供电系统气压不足的问题导致各种重大故障发生,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作业效率,该气动系统保护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NO.3:增设电流检测器、电压检测器等电器元件配合PLC的模拟量输入模块,增加电流检测、碳刷掉落检测、电压检测等保护功能,完善取电小车系统保护逻辑。该直流碳刷掉落检测功能更是全国首创,为未来港口场桥设备智能化、无人化夯实基础。
效果检验:场桥移动供电系统改造后,设备稳定性提升显著,若全部改造完成,则全年机械损坏次数可由现在的30次降低至8次以下,降幅约80%,可产生年直接经济效益约48.9万元,间接经济效益约239万元。
Part 2:《降低轨道吊吊具故障率》
南沙三期现有4台2015年投产运行的单悬臂轨道吊,采用电动旋锁单箱吊具,4台轨道吊2020年全年共发生设备总故障588次,其中吊具故障389次,占运行总故障的66.16%,高频率的吊具故障率直接影响堆场装卸作业效率,因此,轨道吊吊具故障率高的问题亟待解决。
实施对策
NO.1:将吊具左右着箱程序与松绳信号串联,并且增加延时触发计时器和限位检测程序,程序逻辑符合工况要求,达到故障自检功能,实现智能化。
NO.2:增加松绳感应限位,利用感应吊具上架与吊具合理的距离来提供司机有效判断松绳状态,大大提高松绳信号的准确性。
NO.3:采用压缩弹簧替代原机弹簧,降低弹簧力,进而提高弹簧压缩量,增加顶杆着箱行程。模拟吊具合理的着箱流程,应用实际场景检验吊具正常工况。
效果检验:4台轨道吊经过改造应用后,吊具故障率由原先的66.16%降低至12.50%,降幅约51%,设备稳定性大幅提升,可产生年直接经济效益约18.73万元。
近年来,南沙三期以市级命名冯建浩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多个QC小组相继组成,QC活动蓬勃发展,从选题的合理性、确定方案的优化性、效果检查的严谨性着手,紧紧围绕提质增效、技术革新,激励员工立足岗位,做新时代奋斗者,实实在在解决科研和生产中的难点,为助推港口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文、图:何国荣 陈书楷 樊承志 黎永康)
地址: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海港大道三期码头办公大楼
电话:020-84528654
传真:020-84528656
邮箱:zhaoyifan@gznict.com
网址:https://www.gznic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