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马士基、达飞、赫伯罗特、ONE等航运巨头相继发布了2023年二季度报告。报告显示,这些公司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同比下跌幅度在72%至87%之间。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对未来的预期。马士基将2023年全球集装箱需求预期从-2.5%至0.5%下调至-4%至-1%;达飞预计运输市场将继续恶化,新运力的进入可能会拖累运费,而需求的不确定性也是一个问题;
赫伯罗特预计盈利将回归正常水平,并将货量对业绩的影响调整为严重;ONE表示由于市场前景不确定,无法合理预测2023年的业绩。前景的低迷使得"正常化"和"控制成本"成为班轮公司报告中的两个关键词。船公司似乎又回到了周期性波动的轨道上,但是这些公司刚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谁也不想再次经历艰难的时期。问题是,船公司应该如何度过这个周期,甚至跳出周期呢?
在疫情之前,马士基率先进行了转型,将自己定位为端到端综合物流公司,寻求更稳定且更有利可图的商业模式。为此,他们制作了一系列充满想象力的宣传片,并在收购和整合物流公司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资金。然而,现在看来,这个选择并不成功。根据Linerlytcia的统计数据,自2020年以来,马士基在物流服务部门投入了近100亿美元的增量资本,总投资成本从2020年初的8亿美元增加到105亿美元。然而,2023年二季度报告显示,其物流部门的息税前利润(EBIT)仅为1.15亿美元,季度投资回报率仅为1.1%。如果不考虑最近收购的公司(如利丰物流),其物流销售额下降了19%。
在马士基的各个业务板块中,只有物流部门的各项指标未能达标。过去一年的自然增长率为-3%(目标为10%),息税前利润率(EBIT margin)为4.3%(目标为6%)。马士基预计,2023年全年仍无法达到目标。马士基将物流部门的低迷归因于关键客户的去库存,表明物流服务对零售领域的集装箱货量非常敏感。换句话说,作为综合物流集成商的马士基和班轮公司一样,受全球经济周期的影响,而马士基为此牺牲了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