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2024年1-4月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最新数据,各大港口的表现令人瞩目。随着全球贸易的复苏和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中国的主要集装箱港口再次展现出强大的吞吐能力和活力。
据交通运输部官方公告数据显示,2024年1-4月,全国港口共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4亿标准箱(TEU),同比增长9%。这一数据不仅表明了中国港口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势头。
在各大港口中,上海港以1664万TEU的吞吐量稳居榜首,同比增长7.4%。作为中国最大的港口之一,上海港凭借其先进的设施和高效的运营,一直是全球贸易的重要节点。今年以来,上港集团深挖内贸箱量增长潜力,通过深化港航合作协议、优化转运模式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港口服务和航运服务质量。
紧随其后的是宁波舟山港,以1235万TEU的吞吐量位居第二,同比增长9.1%。宁波舟山港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吞吐能力,成为中国东部沿海的重要港口之一。该港口不断优化航线布局,拓展内陆港和组合港,为国内外贸易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
青岛港在今年的排名中有所上升,以994万TEU的集装箱吞吐量超越深圳港,排在第三位。青岛港通过加强与内陆地区的合作,完善集疏运体系,实现了集装箱吞吐量的快速增长。同时,青岛港还积极拓展滚装、砂石等货种增量,深化与货主合作,为港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深圳港则以973万TEU的集装箱吞吐量位列第四,同比增长15.4%。深圳港作为华南地区的重要港口之一,今年迎来了海运高峰。该港口通过新增外贸航线、内陆港和海铁联运等措施,完善了集疏运体系,并实现了显著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同时,深圳港还推出了多项创新服务举措,如24小时自动验放服务、增加出口重柜预约额度等,进一步提升了港口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此外,广州港、天津港、厦门港、苏州港、北部湾港和日照港等港口也分别位列前五至前十名。这些港口在各自的区域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在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20的港口中,仅厦门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录得同比下跌,跌幅为4%。这一数据表明,尽管全球贸易总体呈现复苏态势,但不同港口之间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总体来看,2024年1-4月中国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排名反映了中国港口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和强劲发展势头。未来,随着全球贸易的进一步复苏和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中国的主要集装箱港口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